溧水区张武芳名师工作室简报

[  发布时间:22-07-22来源:作者:进修学校浏览:498  ]

溧水区张武芳名师工作室简报

第2期

共探写作幸福,促进教“研”相长

2022年7月15日

为提升教师科研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开展“幸福教科研  成就好老师”公益系列活动,首场活动于7月15日下午举行,张武芳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通过线上观看、学习参与。

1658461122614493.png

   

               工作室各教师线上学习

本次活动以“如何撰写高质量论文”为主题,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聆听专家报告

首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特级教师、研究员杨九俊带来题为《关于教育写作的若干箴言》的报告。他围绕三句箴言向老师们分别阐述了教育写作的意义、文字养料的来源及“讲故事、结构化”两套功夫,为大家提供了切实的写作建议,同时强调教育写作要有通透性和亲切感,并借用“只有写,才有写”的名言勉励老师们多写多练,实现教师成长。

1658461161584242.png

              特级教师杨九俊在作报告

阶段二:旁听教师沙龙

第二阶段,一线教师代表围绕“论文写作的痛与乐”主题开展沙龙活动。他们现身说法,向大家分享论文写作的困惑、收获、经验,就问题发现、理论联系、论文修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为老师们化解论文写作之“困”提供了新思路。

1658461199114782.png

              一线教师开展沙龙活动

阶段三:学习论文写作技能

来自《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的专家编辑们为老师们带来了多主题微讲座。在论文选题方面,副编审石萍提供了多个路径,无论是教育改革动向、刊物选题指南,还是教育实践、课题研究都值得老师们积极关注。在论文检索信息方法与技能方面,副教授贾凌燕表示可搜索与写作主题的历史发展脉络,对关键概念、优秀文献等信息进行检索。编辑部主任、编审杨孝如谈及了拟定论文摘要与关键词的要点。编辑部主任、编审颜莹告诉老师们如何让论文表达更专业。副编审赵赟强调切勿一稿多投,认真对待修改意见,并以良好的心态对待退稿。面对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专家们结合审稿经验给予老师们详细指导。

1658461238923591.png

         《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作系列微讲座

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在方法、学理、思想上都具有高要求,担负铸魂育人时代使命的思政教师更需寓研于教,多写多思,实现以研促教,让思政课更有温度与活力,让思政课更具价值与实效。

附:工作室成员观后感

成为更专业的教师

——听《幸福教科研 成就好教师》讲座有感

江苏省溧中附中  张昕芸

教师是什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师生之间》一课中是这样描述的:“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教师的专业到底应该是什么?是否上好一节课就是专业?听完讲座后这些问题一直盘旋在我的大脑里。任何领域,专业过硬的人都是最值得敬佩的,那如何成为一名专业过硬的老师,上课、反思、阅读都是路径,但是经过学习,我认为写作也是一条必经之路。

杨九俊院长在开篇说起关于教育写作的若干箴言的第一条就是:因为写,所以要想。那么经常思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说:凡是引起你注意的,甚至引起你一些模糊猜想的每一个事实,你都把它记录入记事簿里,加以思考,积累事实,善于从具体事物中看出共性的东西——这是一种智力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必然会有那么一个时刻,你会顿悟,那长久躲闪着你的真理和实质,会突然在你面前打开。因此,善于思考是教育写作的基础,更是专业成长的基石。

论文应该写在哪里?对于一线教师而言,论文就应该写在课堂上,写在师生之间。当有了这个意识之后,你会发现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去发现有新意的教育问题。这种发现本身就是件非常伟大的事情。“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们老师需要有敏锐的教育眼光、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强烈、持久的研究意识。我们可以从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自己的课堂、自己的学科中发现。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要认真的、深入的思考遇到的这个问题,不要忽视我们的教学当中遇到的一些细小的问题,凡事平时要多加留心,并努力形成一种习惯。而这些都将会成为教育写作不竭的原料,与之相伴的是教育思想的提升,这更是教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催化剂。

应该如何开始教师专业论文写作,这是一线教师普遍的痛点。论文的表达不同于基本教学,不同于日常表述,专业的教育写作需要先进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的语言表达做支撑。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至少要有三方面的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其实说来简单,这些能力的培养绝非朝夕,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阅读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大部分。听过很多名师的课,发现他们的课堂都充满着智慧和灵气,我想也是得益于他们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系统地阅读一些教育名著,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师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提高文化底蕴,才能厚积薄发,才能将这些理论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在写作时也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其实阅读带来的不仅是更精准、更深邃的写作表达,其实更多的还有教育思维的拓展,这何尝不又是一条专业提升的捷径呢?

随着时代的发展,片面注重知识传授,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要求,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教师要努力通过阅读、思考、交流、写作而成为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加以思考,总结经验,通过积累与写作,在教学与研究中逐渐形成他们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从而成为更专业的教师。

     

 

         “幸福教科研 成就好老师”观后感

溧水区东屏中学  陈晨

有幸参加了线上的“幸福教科研 成就好老师”公益系列活动,整个活动紧紧围绕“如何撰写高质量论文”这一主题,邀请多位专家从不同的方面为我们传授了经验,比如“如何选择论文主题”、“如何为论文写作检索信息”、“如何拟定论文摘要与关键词”、“如何让论文表达更专业”、“如何提高论文投稿命中率”等,干货满满。通过这次活动,我充分认识到一名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论文写作水平的提高,而我在论文写作方面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对于教师来说,教科研是我们成长的一条捷径,但并非每位教师都能走通。作为一线教师,可能绝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往往忽视了自身的专业成长,而教科研则是我们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土壤,我们不仅要做经验型的老师,更要努力成为研究型的老师。那要想成为研究型的老师,多看多读多写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名从教三年的老师,对于论文写作我真的存在很多问题,感觉无从下手。通过各位专家的分享,也许我还没办法一下子完成多高质量的论文,但至少有了一些思路和方法。

比如在选题方面,我们在注重新意的同时,也要注重落在实处,从我们的教学实际出发。我认为贴近实际的论文,写起来才不会那么空洞。作为一线教师,日常教学就是我们鲜活的资源库。我们可以反思课堂教学中的亮点或是不足,可以是集体备课中的碰撞,也可以是对一份试卷的分析,等等。

因此,平时我们应该善于观察和记录,不断地积累和思考,这样才能迸发出写作的源泉,让论文写作成为撬起教师专业成长的支点。

 

           寻找教科研写作之乐

金陵中学溧水分校  熊文靓

面对教科研,有人认为这是教师的基本功,有人将此作为教育理想不断追逐,也有人将此视为必要的工作任务,而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是一种幸福。这让作为新生教师的我略有疑惑,作教科研绝非易事,即使是最常见的写论文也会面临诸多困难,教科研与幸福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在本场活动中,各位专家、老师、编辑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如何通过教科研追求幸福,但从他们的故事与分享中,我能真实地感受到他们擅于发现论文写作中的乐,擅于将难与苦转化为乐。我想在撰写论文方面幸福教科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面:

立足教育情怀,找到动机之乐。对合格教师而言,写论文绝不是入职后才做的事,大多数人在动笔前已有知难情绪,但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教研写作呢?这个问题便涉及教研写作的意义所在。杨九俊老师将此理解为对教师个人内向的成长,它存在于你与不可能之间,这能使自己充实、崇高、精神达到饱满。教育具有动态、发展的特点,这意味教育者不断提升自我,才能适配教育。若采取单一的模式、套路去重复工作,这将有违教育的本质。正如编辑老师所言,在写作过程中若能体验到自我的发展、教育的进步、更好学生的培育,这便是教科研的幸福。

发现写作灵感,找到动笔之乐。教师写作灵感的主要源头便是现实的教学生活,它可能出现在课堂,亦或课后与学生的对话中,学生行为的表现中等等场景。这些场景对教师而言最为熟悉,但我们要如何从中找到灵感呢?老师们能通过导入环节发现,笔记记录发现,这就需要老师善于观察,勤于记录,积极思考。灵感的出现看似就在一瞬间,但其必然要经过积淀的过程。对于新手教师更需要做好以上几点才更易于获得灵感之乐。同时有了发现还要将此转化为适合的研究问题,这也是文章的价值所在。

正视打磨之难,促成完善之乐。相比于获得灵感的豁然开朗,磨砺细节所获之“乐”往往在成稿之后。改之难大于写之难。某老师分享的故事,和编辑老师分享的修改案例,让我感受到教科研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其中有许多细节需要关注,合格的论文在选题、文字表述、学理性等方面,好的教育类论文还更需注意通透性、亲切感、烟火气息。当我们看到文章趋于完善时,也不失为一种欣喜。

诗人泰戈尔将幸福比喻天上的星星,它无法盖过整个夜空,颜莹老师说星星之间的空隙便是教师在追求教科研幸福中所付出的努力,教研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教研写作的幸福也需在积累的过程中获得,只有写才有写,只有写才能获得幸福。(撰稿:熊文靓   张昕芸   陈晨  一审:张昕芸 二审:张武芳)


主办单位:溧水区教育技术装备中心   单位地址:溧水区永阳街道中山西路12号   备案编号:苏ICP备06013149号-1

网站技术服务电话:13357810100;18913936997   邮编:211200 网站管理登录

技术支持:南京冠邦

  • 微信公众号